镜头下的实验室:以影像为笔,描绘实验室的科学与人文——第二届实验摄影创作大赛征稿通知

发布者:张志毅发布时间:2025-09-30浏览次数:1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生动展现生命科学领域的多元魅力与独特美感,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生化系)与细胞生物学系(细胞系)携手举办“镜头下的实验室:以影像为笔,描绘实验室的科学与人文”第二届实验摄影创作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大赛的意义

本次摄影大赛以影像为桥梁,打破科学与艺术的边界 —— 通过镜头捕捉生化实验中的分子奥秘、细胞世界的微观之美,展现科学原理与日常生活的深层联结;更以创作激发同学们对生命科学领域的探索热忱,在定格科研瞬间的过程中,同步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思维,让大家在沉浸式体验中感知科学的严谨魅力与独特温度,深化对生命科学学科价值的理解。

二、大赛的组织管理

(一)组织单位

本次大赛由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化系联合细胞系主办。

(二)参赛对象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化系和细胞系全体在校学生以及教职工。

(三)比赛内容

比赛共设有两个赛道:

1. 实验室的科学:作品需聚焦生命科学领域,内容可围绕细胞形态、微生物形态、分子构造等方向展开,且必须为生命科学相关实验的真实结果呈现。

2. 实验室的人文:作品需捕捉科研场景中的真实片段,展现科研人员开展科学实验、传播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原理等日常瞬间,参赛作品场景限定于实验室范围。

(四)作品要求

1. 参赛作品基础要求:参赛人员可同时提交多组作品,但需同步提供所有影像的原始文件;所有作品须为原创原图,未在其他任何赛事、平台中公开发表过,严禁抄袭、盗用他人作品。

2. 参赛作品格式及规格要求:

图片类作品:需附带简短说明(字数不超过 200 字,图文需排版在同一页面内),说明内容须包含作品名称、创作解读、拍摄设备及科学价值;图片分辨率不低于 300dpi,文件大小控制在 10MB 以内,尺寸统一为 1920 × 890 px;拍摄对象、使用材料及后期处理方法不做限制,可选择单张照片呈现静态科研瞬间(需注重图像美观度与视觉冲击力),也可通过多张图片拼接讲述科研过程(拼接数量限 8 张以内,需保证内容连续性与完整性)。

视频类作品:时长不超过 60 秒(含片头、片尾),分辨率为 920×1080px,编码格式限定为 MP4/H.264,确保视频画面清晰、播放流畅。

三、报名方式及截止时间

(一)请各参赛者先明确作品所属赛道:

实验室科学赛道(聚焦实验过程、微观形态、科研原理等科学相关内容);实验室人文赛道(展现科研人员协作、探索日常、科学精神传承等人文相关内容),随后扫描下方二维码提交对应赛道作品。

(二)报名时间

自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25111424:00止,逾期不再接受报名。

四、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科研金奖励3800元(含800元劳务费);

二等奖三名,科研金奖励2500元(含500元劳务费);

三等奖五名,科研金奖励1300元(含300元劳务费);

优胜奖六名,神秘礼物一份。

五、评审时间及流程

(一)评审时间:20251115- 20251125日。

(二)评审流程

  1. 初审:评委团先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初步筛选,筛选通过后将开启网络公开投票环节,根据大众投票热度确定进入终审名单。

  2. 终审:入围作品进行PPT展示,由参赛者详细陈述立项概念、创作思路和作品意义,评审专家根据作品的科学性、创意性和艺术性进行评选,决定排名。

六、注意事项

(一)参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版权,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并保留进一步追究责任的权利。

(二)参赛者需保证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不能以AI作品参赛,如有虚假,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后果自负。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细胞生物学系

                             2025年9月30日